搜索

关闭 X
  • ×
  • 中心概况
    • ×
    • 中心简介
    • 科研人员
    • 博士后
  • 实验室介绍
  • 设备与环境
  • 成果与示范
    • ×
    • 高水平论文
    • 优秀项目
    • 新书上架
  • 新闻动态
  • 活动预告
  • 设备预约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科研人员
    • 博士后
  • 实验室介绍
  • 设备与环境
  • 成果与示范
    • 高水平论文
    • 优秀项目
    • 新书上架
  • 新闻动态
  • 活动预告
  • 设备预约

新闻动态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 报名 | 风景园林师在社区 共建共享人民城市——第二届全国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与社区参与行动

    为了更好地践行“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园林师在社区”以及“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倡议,同济大学景观学系协同《中国园林》《风景园林》杂志社和全国风景园林院校联合举办2022年第二届全国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与社区参与行动的活动(以下简称活动)。本次活动重视“过程”,并将全程答疑与陪伴式赋能,希望每一位参赛者都能有所收获。

    2022-09-10 13:33

  • 伍江教授代表中国建筑学会赴蒙古出席亚洲建筑师协会理事会及亚洲 建协第21届论坛活动

    9月5日至9日,应亚洲建筑师协会(ARCASIA)和蒙古建筑师联盟(UMA)邀请,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亚洲建筑师协会前副主席、我校原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和我院周鸣浩副教授代表中国建筑学会赴蒙古乌兰巴托出席了亚洲建筑师协会第21届论坛暨第42届理事会。在9月6日至7日召开的理事会上,我院伍江教授代表中国建筑学会汇报2021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亚洲建协第19届亚洲建筑师大会(ACA19)介绍总体办会情况,理事会祝贺中方克服全球疫情带来的巨大挑战成功举办大会,称大会是对线上举办亚洲建协会议的首次探索,为蒙古举办本届论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此外,作为亚洲建协英文官方杂志《亚洲建筑》(Architecture Asia)的主编,伍江教授向理事会汇报了杂志的办刊进展,包括杂志的编委会成员、出版情况、2023年计划、订阅方式及推广模式等。9月8日上午,伍江教授受邀在亚洲建协第21届论坛上发表题为“转型语境下的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的主旨演讲,引起亚洲建协各方代表和会场听众的强烈反响。演讲揭示了中国建筑创作在时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全景式地介绍了中国建筑师群体为应对转型,在重点领域和前沿方向上所

    2022-09-09 14:24

  • 《乌岩古村》英文版入选2022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

    近日,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办公室发布了2022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立项公示名单,同济大学出版社申报的《乌岩古村——黄岩历史文化村落再生》英文版入选!

    2022-09-05 22:49

  • 关于 2021 年度开放课题(校外)中期考核的通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关于 2021 年度开放课题(校外)中期考核的通知各开放课题负责人:根据《2021年度开放课题(校外)申报通知》的要求,建成环境技术中心将组织开展课题中期考核,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 提交中期考核材料1. 根据2021年签订的开放课题合同要求,填写《2021年度开放课题(校外)中期考核报告》,提交课 题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和取得的研究成果;2. 中期考核报告提交方式:请于2022年9月16日(周五)前,将中期考核报告发送至邮箱:18666127@tongji.edu.cn。中期考核报告需 有负责人签字和单位盖章 ( 学院章即可 )。(二) 中期考核材料评审和学术成果交流1. 建成环境技术中心将组织专家对中期考核材料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课题将拨付第二年度的经费;2. 为了促进学术交流和推动各实验室的开放运行,建成环境技术中心将举办开放课题学术成果交流会,会议的具体时间和方式将另行通知。附件:2021年度开放课题(校外)中期考核报

    2022-09-03 13:31

  • 《上海市新城数字化转型规划建设导引》发布

    8月24日,我校陈杰校长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周”开幕式发布由我校承担编制的《上海市新城数字化转型规划建设导引》。这是上海第一部新城数字化转导引。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我院钮心毅教授、刘超助理教授代表学院全程参加该导引的研究和编制工作。《上海市新城数字化转型规划建设导引》由我校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具体承担,我院负责公共空间、家园和产业园的数字转型三章内容的编制。*来源:钮心毅、刘超

    2022-08-25 15:59

  • 建成环境技术中心2022年度校外开放课题申报通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开放课题(校外)申报通知为了积极开展建成环境科技自主创新,贯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宗旨,现启动2022年度开放课题(校外)申报工作。申报工作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管理,申报的课题应归属于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中的一个。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以城乡和谐发展与资源高效利用为导向,以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为研究对象,研究方向包括智能城市规划、韧性生态城市、城市更新与健康、建成遗产保护、绿色智能建造等。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主要解决上海作为超大城市正面临的城市有机更新的理论

    2022-08-24 14:56

  • 我院袁烽教授团队牵头研发的元宇宙3D打印机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

    银灰色外观,酷似太空舱,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袁烽教授团队牵头研发,专利赋能上海一造科技有限公司、转化落地的元宇宙3D打印机(MetaPrinter),8月18日亮相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元宇宙3D打印机(MetaPrinter)是元宇宙场景和3D打印技术的融合,是同济大学建筑智能设计与建造方向研发的软硬件一体化、多工艺建造机器人装备技术平台的成果集中展示。作为一款面向元宇宙建筑艺术作品定制化生产的建筑机器人移动打印机,元宇宙3D打印机融入虚实共生的理念,以区块链数据存储及低碳智能建造为核心技术,具备生产建造一体化、线上线下实时交互、可移动、可多站点联动打印等特点,让建造的对象在虚拟和现实中共存,实现“可想即可造”,成为元宇宙时代智能建造的重要设施。现场提供给观众的凳子,也是元宇宙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产品。同济团队瞄准数字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主动发挥建筑智能学科资源和科研优势,积极承担自主知识产权控制系统研究、建筑机器人共性技术研究、建筑机器人工艺体系研究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研发FURobot建

    2022-08-22 10:32

  • 2022年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22GJHZ0142)调研任务顺利完成

    2022年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22GJHZ0142) “后疫情背景下九寨沟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多感官感知系统建构及其健康效应研究”的实地调研与数据采集任务,于2022年7月26至8月2日,历时一周,顺利完成。本次调研与数据采集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许晓青助理教授、周宏俊副教授和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张萍老师的共同带领下完成。针对课题任务所要求的旅游多感官感知系统建构及其健康效应,本次调研采集了来自视觉、视听交互、声漫步、水声动力感知、嗅觉及访谈问卷等方面的数据。在视觉方面,借助相机、Insta 360 One X全景相机、大疆无人机等设备,对前期基于GIS分析所得的九寨沟世界遗产地“通视率”较好区域进行了人视点、全景、航拍三类图像数据收集。在听觉方面,借助声级计和录音设备,分别以声漫步和固定采点两种方式完成了线路和特殊水动力样点的声景测量与采集。并对九寨沟内游客的水声感知进行了调研访谈。在视听交互方面,根据不同水动力和水景空间划分,采集了单体和组合类型水景的图像和声景客观数据,并通过问卷对九寨沟旅游人群视听感知情况进行记录。在嗅觉方面,对特征标本采样进行真空保存,筛选确定嗅

    2022-08-21 15:33

  • 首届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比较研究学术交流会在溧阳召开

    8月19日上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主办,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承办,江苏省城乡发展研究中心等长三角三省一市乡村规划建设科研设计单位协办的“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比较研究学术交流会”在江苏溧阳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栾峰主持,溧阳市政府办副主任朱伟出席会议并致辞。长三角地区不仅是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都市区域,更具有江南人居意象的千年历史积淀,是全国城乡融合度最高的区域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的特色田园乡村、浙江的未来乡村、上海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在推动长三角乡村振兴走在前列的同时,也为全国乡村建设发展提供了先行先试的实践样本与创新思路。与会专家考察溧阳市上兴镇余巷村牛马塘、龙峰村牛头山两个特色田园乡村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张尚武,学术委员会顾问、同济大学教授李京生,贵州师范大学但文红教授,江苏省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秘书长、江苏省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崔曙平,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晟,江苏省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

    2022-08-19 15:27

  • 喜讯 | 我院牵头申报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获批

    8月,自然资源部公布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我院牵头申报的“国土空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再生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获批成为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由同济大学牵头,常青院士为负责人,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共同申报“国土空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再生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将以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建成遗产(builtheritage)保护与再生, 作为广义国土空间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核心历史使命;将不同归口、不同类别的遗产管控,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一张图”系统,也即将点状、线状和片状的建成遗产空间,整合到区域性的文化遗产空间体系之中。该中心建设的定位和目标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框架下,进一步吸收和整合建筑、规划、景 观、土木、材料、测量、仿真等,以及历史、考古、文博等跨学科专业资源,完成国土空间文化遗产的体系建设,重大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培养出一大批该领域一流创新人才,并且与国际领先的相关机构保持和发展密切合作,为中国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努力成为在该领域具有国内引领作用和国际影响力的国土空间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和交流平台。中心将包括国土空间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构、聚

    2022-08-05 14:14

  • 2022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日数字交互之夜“福元宇宙”RAR秀

    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22年7月22日,以 “福元宇宙” 为主题的数字交互之夜点亮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2022年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日数字交互之夜是由同济大学吴志强院士带领的团队和福州市勘测院有限公司联手,以吴志强院士所提出的“福元宇宙是基于人人都可构筑的愿景”为核心思想,选择福州闽江两岸以及会展岛三处典型区域,展开的一次“R真实场景+AR技术”现场数字灯光与虚拟艺术相结合,并融入中国文化、科技及“龙、鱼”、展会吉祥物等形象,以构建数字世界下的人类新家园为核心,秉承大气、精彩、可持续为创作原则,展现数字中国的科技魅力。科技融于艺术,以技术的升级拓宽艺术的呈现边界,体现整场演绎所蕴含的艺术感和数字化意义。创作不再是传统固定的模型,而是巧妙运用艺术手法处理的精美视觉效果的展现,从而达到科技与艺术之间的平衡。全程布点扫描,对整个闽江两岸的全景进行扫描,其覆盖面之广,可让站在闽江两岸观赏区域的观众都能观看到现场实况。除外,使用多品牌的手机,观者均可享受RAR

    2022-07-23 14:32

  • 征集公告 | “2022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国际征集正式启动

    世界遗产教育不仅是人们汲取知识与灵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孕育遗产地创新发展模式的孵化器。

    2022-07-19 10:29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 研讨会顺利举行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研讨会于2022年2月25日在广联达上海分公司顺利举行。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足建筑业,围绕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客户提供数字化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公司业务覆盖设计、造价、施工、运维、供采、园区,以及金融、高校、投资并购等领域,涵盖工具软件、解决方案、大数据服务、移动APP、云计算服务、智能硬件设备、产业金融服务等多种业务形态。广联达副总裁云浪生首先致辞,表达了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建设工程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的意愿。同济大学石邢教授介绍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总体情况以及企业合作模式,希望校企合作为双方带来共赢。校方钮心毅、孙澄宇、黄子硕与伍曼琳也分别发言,介绍了各自研究领域情况,并提出了双方合作的思路。广联达公司彭武、陈鑫、刘保宾、沈凯锋、孙晓婷、董乃康、刘康发逐一介绍各自分部门的业务范围并展示近期成功案例。经过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双方决定继续细化合作方案,在非线性几何BIM课题、装配式深化拆解、绿色设计计算、碳排放与能耗等方面联合开展系列合作,共同推动数字建造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会议期间,公司安排了广

    2022-07-11 10:09

  • 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筑工业化》杂志全新改版

    2022年6月26日,2022年第2期(总第18期)《建筑工业化》杂志全新改版,李国强教授担任杂志编委会主任,袁烽教授担任杂志主编,本期主题为“智能建筑机器人”。2020年,住建部联合13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2021年7月印发了《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从意见到经验推广,建筑机器人的产业化发展潜力正在被不断发掘,未来应用场景广阔,适应国家建设需要。*来源:傅嘉言

    2022-06-26 16:38

  • <<
  • <
  • 6
  • 7
  • 8
  • 9
  • 10
  • >
  • >>

Copyright@202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4176号-2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