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06.12姚佳伟副教授团队在Building and Environment发表文章 Estimating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of workers’ villages in East China using machine learning
该论文由我院姚佳伟副教授(通讯作者)指导,作为2021年同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教学成果,由我院本科生张星曌(第一作者)及跨学科团队共同完成。他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华东地区工人新村的室外环境评估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工人新村的几何形态和气候条件预测行人水平风和通用热气候指数。文中比较了7种机器学习算法,以建立工人新村建筑形态与室外环境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该方法相较于数值模拟,提高了大型工人新村的室外风环境和热舒适的评估效率。相关成果于2022年刊发于Building and Environment,期刊位于JCR Q1分区、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7.4。题目:《利用机器学习评估华东地区工人新村的室外环境》摘要:中国东部的工人新村代表了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为解决住房短缺问题而建造的安置住房的典型形式。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趋势的发展,优化老旧社区的风环境和热舒适成为了重点。本文收集了150个工人新村的几何形态数据,并利用经过验证的仿真软件计算了工人新村的行人水平风和通用热气候指数(UTCI)。比较了七种机器学习(ML)算法,以建立工人新村建筑形态与室外环境之间
-
2024
04.29王兰教授团队在Urban Studies 发表文章 Govern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During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Outbreak: Lessons from Four Chinese Cities in the First Wave
COVID-19 outbreak governance model in four Chinese citiesThe policy evolution tree of COVID-19 governance in four Chinese cities该论文由我院李凌月副教授与博士生张苏榕(共同第一作者),以及王兰教授(通讯作者)等共同完成。研究对郑州、杭州、上海和成都4个城市在首轮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的政策措施及其演变进行了追踪分析,总结了4个城市各自的适应性治理成功经验,包括:外部传染源的识别及其输入路径切断、基于医疗专业知识的科学领导、技术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社会基层力量的动员与正确引导。相关成果于2021年刊发于Urban Studies,期刊位于JCR Q1分区、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4.7。题目:新冠疫情暴发期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中国四个城市在第一波疫情中的经验教训摘要:持续的新冠肺炎大流行对城市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公共卫生治理在多个层面进行应急准备和响应。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控传染病的政策措施,其中城市是重点空间单位。本研究追踪并报告了对四个中国城市的这些
-
2023
06.29建筑系黄子硕在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发表文章 Energy-saving effects of yard spaces considering spatiotemporal activity patterns of rural Chinese farm households(中科院1区)
题目:中国乡村居民时空行为模式下农宅庭院空间的节能效益摘要:对于热环境调控,我国乡村居民有“自然优先、适当改善”的传统,在满足使用要求和热舒适的前提下,会优先使用无需耗能的室外空间。适宜的外部空间设计可吸引居民更多使用室外空间,减少室内空间的使用和建筑能耗。庭院作为农宅最为重要的户外空间,澄清其节能潜力可支撑设计决策。在对中国寒冷/严寒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三个气候区9个省市农宅和居民空间占用行为调研的基础上,设定了中国农村家庭典型的空间占用模式和三个气候区典型的农宅构造方式。通过软件模拟计算出无设备调控时室内外空间逐时的热舒适指标,按照室外环境处于热舒适区间但室内环境超出热舒适区间时室外环境具有节能贡献的假设,对这类时段进行统计并计算该时段对应的空调能耗,得到庭院空间的节能量。在设定热舒适区间时,对两种热舒适区间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区间1根据各个气候区居民实际感受调研统计回归分别设定,不同气候区有所不同,区间2采用了统一的标准。结果表明,庭院空间在舒适热环境供应方面与室内空间具有互补效应,即部分时段室内环境不舒适但室外环境舒适。在不同的气候区、不同的热舒适区间下,相对于无户外空
-
2023
04.13翟宇佳、吴承照在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发表文章Urban park facility use and intensity of seniors’ physical activity – An examination combining accelerometer and GPS tracking
题目:城市公园设施与老年使用者体力活动强度--基于GPS与体力活动强度仪综合数据摘要:Physical activity provides multiplehealth benefits to seniors, and urban parksare one of theprimary settings whereseniors engage in physical activity. However,seniors park-based physical activity andtheir needs related to park environmentalcharacteristic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Thisstudy aimed to explore associationsbetween the intensity of seniors physicalactivity during park visits and the types ofpark facilities (e.g. pathways, lawns) theyuse. We r
-
2022
12.01刘颂、蒋理、刘超等在Building and Environment上发表Revealing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ers of the Block-scale Thermal Environment Near a Large River: Evidences from Shanghai, China
题目:揭示城市大型河流滨河街区热环境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因素:以上海市黄浦滨江为例摘要:城市河流在缓解环境温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大型河流附近热环境的实证研究仍然较少,影响因素仍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夏季和冬季分别对上海市黄浦江附近的若干街区进行了空气温度(Ta)的移动测量。通过预研究将四个因素:河流邻近性、通风性、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作为潜在的驱动因素,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GDM)评估这些驱动因素对Ta不均匀分布的贡献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该研究发现,在两个季节,街区尺度的Ta分布呈现出时空变化,并在四个潜在驱动因素层面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层异质性。在各驱动因素之间都发现了增强的交互作用,对夏季和冬季Ta分布的最大解释力分别达到96%和82%,表明河岸的温度分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驱动的。主导因素包括河流的邻近性、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而城市形态因素可以强烈影响河流对空气温度调节作用的发挥,此外,研究还发现河岸开放空间的设计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提出,应根据热环境改善的优先时段考虑主导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本研究的成果为城市河岸街区的气候适应性规划和设计实践提供了启示。全文附
-
2022
10.11王云才教授在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发表文章(Cooling intensity of hybrid landscapes in a metropolitan area: Relative contribution and marginal effect)
题目:大都市区混合景观的降温强度及其边际效应研究摘要:在快速城市化和全球变暖背景下,通过冷岛调节一体化风热环境正在成为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冷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分布、形态和组成等对风热环境均有显著影响。而相比于建成区内部,其外围拥有广阔的开放空间和非城市化地区,为绿色基础设施优化实施提供可改造空间,进而通过温差梯度形成楔入暖空气区域的冷锋。且在大尺度下,景观的混合特征及相互作用被放大,体现出与降温强度间更强、更稳定的相关性。但这些区域中,多类型绿色基础设施往往与建设用地、裸地等混合并存,难以进行单一维度的定量研究。由此,本文将中部崛起战略布局下的太原都市区作为案例,以多维要素彼此影响为底层逻辑,构建了由景观质量(森林冠层密度指数)、景观结构(香农多样性指数、蔓延指数)和地形(地形位指数、单位阴坡面积百分比)组成的混合景观评价体系,并应用K-medoids算法将研究单元划分为8种空间聚类,进而通过增强回归树模型识别空间聚类中具有最佳降温效应的范式及其指标阈值。结果显示:(1)林冠密度与降温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保持森林冠层密度指数在0.4以上是缓解热岛效应的有
-
2022
08.10刘超在《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发表文章(The impact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VID-19: A case study of King Country, Washington)
该论文由我院刘超老师(第一作者)与上海纽约大学关成贺老师合作完成,是新冠肺炎与建成环境早期研究的一篇代表性论文。文章使用可视化与多种空间统计模型,基于美国西雅图大都市区的多源时空数据,探索建成关系与新冠肺炎发病率的关联,并筛选显著影响因子,进而从城市和社区尺度提出了改善建议。相关成果于2021年发表于SCI检索的期刊Sustainable Cities andSociety,迄今被引用18次。题目:建成环境对COVID-19发病率的影响:以华盛顿州金县为例摘要:随着 COVID-19 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很多研究都在探索影响该流行病的要素。其中建成环境值得特别关注,以便制定针对策略防止冠状病毒的进一步传播。本研究评估了建成环境对发病率的影响,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研究城市地区传染病影响分析的方法。我们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和皮尔逊相关系数来预处理数据,然后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尽管社会经济指标是影响 COVID-19 的主要因素,但建筑环境从不同方面影响了 COVID-19 病例。建筑环境密度与发病率呈正相关:增加开放空间有利于降低发病率;过度拥挤的家庭导致发病率上升。
-
2022
03.02常青教授在《Built Heritage》发表文章 (Architectural Models and Their Contexts in China’s 20th-Century Architectural Heritage: An Overview)
题目:回眸一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范型及其脉络摘要:文章以历时性叙事为主,穿插共时性分析,回望了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形式脉络。由于现代性观念和工业化起步均滞后西方达百年以上,加之西方文化移入初期的需要,以及中国上层社会对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和对传统文化象征的尊崇,使中式的新古典主义始终在20世纪的建筑遗产中占有首要地位。而在上海等中国开埠城市的租界地段,西方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各种建筑流派及其舶来品,也大多成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组成部分。至20世纪中,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现代建筑遗产为代表,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影响在新中国的建筑遗产典范中更加清晰可辨。相比之下,早期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形态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不过是凤毛麟角。直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改革开放向世界打开了大门,西方后工业时代的各种建筑思潮蜂拥而至,中国20世纪末的建筑形式才走出了新古典的范型,现代古典、晚期现代、后现代等西方建筑的影响以中国的在地形式呈现出来。*全文附后,链接:https://doi.org/10.1186/BF03545715
-
2022
03.01肖扬副教授在《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发表文章(An assessment of urban park access in Shanghai – Implications for the social equity in urban China)
该论文由同济大学肖扬老师(第一作者)与唐子来老师(通讯作者)合作完成,是绿地公平性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论文之一,于2017年初刊发在SCI和SSCI检索的Q1期刊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当年即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并持续入选至今。截止到2021年11月,该文章在Google Scholar上的被引数为187次。题目:对上海城市公园可达性评估--对中国城市社会公平的启示摘要:城市绿色资源是否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公平分配,是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社会公平和环境正义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像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国家尤为重要,因为这些国家的不平等现象正在加剧。本文研究了中国城市公园服务的分配对边缘化人群是否公平以及公平到什么程度。我们选择上海作为案例研究,考虑了群体细分的三个维度,即人口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空间结构。我们利用空间聚类来评估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城市公园可及性的空间模式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处境不利的群体比更富裕的市民更受青睐。地方政府的努力确保了上海的公园可及性保持了社会的公平性。此外,我们将此归因于中国在市场化改革之前的社会主义遗产的路
-
2021
12.10叶宇副教授在《Urban Geography》发表文章(How block density and typology affect urban vitality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in Shenzhen China)
该论文由我院叶宇老师(第一作者)与香港大学刘行健老师(通讯作者)合作完成,是量化城市形态学(quantitative urban morphology)领域的代表性论文之一,通过将城市大数据和量化形态分析技术结合,探究城市形态与活力的相互关系。相关成果于2018年年初刊发在SSCI检索的Q1期刊Urban Geography,当年即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并在后续每轮中持续入选至今。截止到2021年11月,该论文在Google Scholar上的被引数为103次。题目:建筑密度与形态如何影响城市活力:以中国深圳为案例的针对性探索摘要:随着近年来中国城市建设从重“量”向提“质”转型,创造高品质、有活力的城市空间而非低品质的城市扩张已成为共识。但针对城市设计、城市形态与城市活力的系统性探讨仍然较为缺乏。本论文结合新城市数据和量化形态分析工具,运用统计模型探索城市形态类型与城市活力的关联效应。深圳作为中国增长最快和最大的城市之一被选中作为研究案例。在研究设计中,小餐饮类的兴趣点数据对城市活力非常敏感且变化迅速,被选中作为城市活力的一个近似表征。统计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可达性、功能混合度、街廓尺度
-
2021
11.24网约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Impacts of Transportation Network Companies on Urban Mobility)
网约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Impacts of Transportation Network Companies on Urban Mobility)——摘要:基于共享经济理念的网约车(Transportation Network Companies)逐渐成为一种新兴交通方式,并在世界各地很多城市中流行,但就网约车在城市交通中所起的实际作用仍存在激烈的争论。为了弥合这一差距,该研究建立了一个在美国大都市区水准上,包括城市交通趋势、社会经济变化和网约车运营情况在内的面板数据集,系统评估网约车如何在道路拥堵程度、公共交通载客量和私家车拥有量这三个维度上改变了美国的城市交通状况。该研究发现,网约车对私家车拥有量的平均影响不显著,但可以使公共交通较发达的大都市区的私家车拥有量减少1%左右。同时,网约车是公共交通的净替代,导致公共交通载客量显著下降(8.9%)。网约车的出现实际上延长了道路拥堵时间(4.5%),并加重了道路拥堵程度(0.9%)。尽管通过推广大规模共享出行提供可持续交通解决方案是网约车的理想,但基于美国数据的研究表明,网约车自亮相以来,加剧了城市交通方面的挑战。
-
2021
10.05刁弥教授《Nature Sustainability》发表文章(Impacts of transportation network companies on urban mobility)
题目:网约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摘要∶基于共享经济理念的网约车(Transportation Network Companies)逐渐成为一种新兴交通方式,并在世界各地很多城市中流行,但就网约车在城市交通中所起的实际作用仍存在激烈的争论。为了弥合这一差距,该研究建立了一个在美国大都市区水准上,包括城市交通趋势、社会经济变化和网约车运营情况在内的面板数据集,系统评估网约车如何在道路拥堵程度、公共交通载客量和私家车拥有量这三个维度上改变了美国的城市交通状况。该研究发现,网约车对私家车拥有量的平均影响不显著,但可以使公共交通较发达的大都市区的私家车拥有量减少1%左右。同时,网约车是公共交通的净替代,导致公共交通载客量显著下降(8.9%)。网约车的出现实际上延长了道路拥堵时间(4.5%),并加重了道路拥堵程度(0.9%)。尽管通过推广大规模共享出行提供可持续交通解决方案是网约车的理想,但基于美国数据的研究表明,网约车自亮相以来,加剧了城市交通方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