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闭 X
  • ×
  • 中心概况
    • ×
    • 中心简介
    • 科研人员
    • 博士后
  • 实验室介绍
  • 设备与环境
  • 成果与示范
    • ×
    • 高水平论文
    • 优秀项目
    • 新书上架
  • 新闻动态
  • 活动预告
  • 设备预约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科研人员
    • 博士后
  • 实验室介绍
  • 设备与环境
  • 成果与示范
    • 高水平论文
    • 优秀项目
    • 新书上架
  • 新闻动态
  • 活动预告
  • 设备预约

新闻动态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 第四届海峡两岸城乡更新与再造研讨会成功举办

    第四届海峡两岸城乡更新与再造研讨会于12月5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吴晓教授,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王学斌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中国台湾地区杨松龄教授,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宋昆教授分别为大会致辞。200余名来自海峡两岸高校、研究机构、设计机构的专家学者与相关从业人员,在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中国台湾地区五个线下会场和线上,共同参与此次研讨会。研讨会围绕“非城非乡:当代聚落的再定义”,以“智慧更新、韧性发展”为主题,共邀请来自规划、建筑、景观、艺术、环境、经济等领域的四位主旨报告专家、十八位专题报告专家,以不同的视角,就当前城乡更新的关键问题、技术方法与实践案例等进行交流与讨论。其中,会议专题报告2由我院景观系戴代新等老师共同主持。戴老师提出结合上海老旧小区改造的实例研究,阐述了设计目标、设计策略、技术措施、设计过程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而尝试为老旧小区景观再生无废设计提供指导。我院建筑系叶宇副教授提出空间形态、景观要素、物理环境三个方面的针对性分析框架,

    2021-12-06 10:38

  • 上海市协同中心建设工作交流会顺利召开

    12月2日,为进一步加强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我校组织召开上海市协同中心建设工作交流会,会议邀请市教委领导和学校领导及专家出席。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张尚武教授汇报了新中心的建设背景、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工作规划,与会领导和专家对中心发展提出了指导建议。*来源:杨婷

    2021-12-02 10:44

  • 百度数据助力同济大学城市更新领域的数据 驱动型研究

    12月,为了配合我校城市更新领域的各种数据驱动型研究,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学院技术中心与百度合作,向校内研究者提供由百度采集的,上海郊环内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期间,90个节点日的手机用户特征信息,包括每个100米×100米方格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常住人口特征数据、职住数量、移动起止点OD数据、客流数据。90个节点日包含59个日精度节点与31个24小时精度节点。由于数据巨大,批量转化正在进行,计划在ArcGIS环境中向校内用户按“申请、使用、审合”模式开放使用。由于采购合同含有严格的保密条款,实验室与技术中心正在积极拟订校内使用的相关管理流程。*来源:孙澄宇

    2021-12-01 10:48

  • 高等院校校园碳排放核算及评价指南线上开题会议成功举办

    11月30日,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大学工作委员会召开《高等学校校园碳排放核算及评价指南》开题视频会议。绿色能源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谭洪卫教授作为绿色大学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主持会议。参与线上会议人员共计108人。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武涌先生,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节能处谢刚处长为会议致词,对指南的编制立项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宝贵建议。绿色大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崇杰教授作主旨说明。绿色大学工作委员会一直致力于我国绿色校园事业,在2008年就组织编制了我国第一部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则,拉开了我国绿色校园建设的序幕。在我国“双碳”战略背景下,我校牵头承担推进校园“碳中和”的重任,启动本指南的研究与编制。编制组经过前期工作,初步形成了指南框架,将聚焦“校园碳排放核算边界”与“核算清单及数据获取”等核心问题,以“双一流”高校、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18家参编单位为核心展开试行研究。会议还邀请了6个专题报告进行相关专题和案例的研究进展分享。*来源: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

    2021-11-30 10:35

  • 奉贤区举行奉贤新城规划建设专家顾问聘书颁发仪式

    奉贤新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1月24日上午,奉贤区举行奉贤新城规划建设专家顾问聘书颁发仪式,聘请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原参事仇保兴,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何镜堂,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常青教授,亚洲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我校原常务副校长伍江,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原总建筑师、世博会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邢同和,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总规划师、我校唐子来教授,丹尼尔斯坦森建筑事务所创始人、独立建筑师丹尼尔斯坦森等16位国内外知名规划和建筑设计师,作为奉贤新城规划建设专家顾问,共同为奉贤新城擘画“未来之城”的美好蓝图。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韩志强出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常青教授表示,能以专家顾问的身份长期参与奉贤新城建设,这本身就非常具有使命感,可为上海新城建设取得更大成功探索出一条“奉贤经验”。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原参事仇保兴成为奉贤新城规划建设总顾问,受疫情影响,虽未能到场,但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发表讲话。他说:“奉贤新城,土地资源多、区位优势好、产业特色强,在上海五个新城建设

    2021-11-25 21:58

  • 奥托·海因里希·赫尔佐格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赫尔佐格是国际人工智能领域著名科学家、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曾任德国工程科学院分管国际合作事务负责人,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同济大学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上海市高峰学科团队国际领衔教授。他是德国人工智能领域代表性开拓者和领军人物,被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和德国国家信息学会评为“德国人工智能历史十大最具影响人物”。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于11月18日揭晓,同济大学5位教授当选院士。11月22日上午,当选院士师生座谈会在我校四平路校区举行,共庆高光时刻,共话使命担当,共谋发展蓝图。校党委书记方守恩、校长陈杰出席并讲话,号召全校师生要向5位新晋院士学习,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自觉践行“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同济文化,砥砺奋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人才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做出同济人更大的贡献。李杰院士、蒋昌俊院士、朱合华院士与奥托·海因里希·赫尔佐格院士分别作了发言,他们向学校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感谢所在学院、导师、前辈和团队给予的有力支持。我院赫尔佐格院士表示,6年前,我校邀请他来工作,旨在将人工智能

    2021-11-23 20:20

  • 2021绿色建筑与低碳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分论坛七:建筑学科研究前沿暨重点实验室建设研讨

    11月14日,绿色建筑与低碳技术国际学术会议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召开,会议包括七个专题论坛,共计57场特邀报告。我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分论坛七。“建筑老八校”、国家及中央部委重点实验室的学者、专家出席并作特邀报告。我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主任石邢教授主持论坛,袁烽副院长代表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学术报告。颜文涛教授、董楠楠副教授、杨峰副教授受邀在本次会议的其他分论坛作学术报告。*来源 单霞

    2021-11-15 10:44

  • 第六届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校友论坛成功举办

    11月13日,我院“创新与共享”第六届校友论坛在线上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我校党委副书记彭震伟、副校长娄永琪、校友会秘书长郑晓蕾,我院党委书记刘颂,副院长张尚武和袁烽、党委副书记唐育虹等校院系领导以及六百余位校友和师生参会。当天下午,校友论坛开设四个分论坛,共27位校友和9位新生代校友进行主题发言。“教育与科研”分论坛由城市规划系主任卓健和副系主任程遥主持,周新刚老师担任秘书;“设计与管理”分论坛由建筑系常务副系主任王一主持,谭峥老师担任秘书;“创新与创业”分论坛由景观学系副系主任王敏主持,许晓青老师担任秘书;“新锐专场”分论坛由建成环境技术中心副主任钮心毅和叶宇主持,单霞担任秘书。*来源:杨沛然

    2021-11-14 21:37

  • 推动乡村振兴再出发 校领导率队赴永安村主持「永安学堂」开工仪式

    11月10日至12日,我校党委书记方守恩、党委副书记吴广明一行赴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推进定点帮扶工作,围绕规划、教育、医疗、产业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进行专项调研。我院张尚武教授团队负责本次定点帮扶的永安村的总体规划、袁烽教授团队设计该村永安之心、永安学堂、生态公共厕所重点公共空间节点。*来源:校宣传部

    2021-11-13 10:36

  • 我院为成都公园城市街道更新项目提供人因决策支持的眼动追踪循证设计

    我院环境智能健康设计分实验中心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设计研究院城景所合作,为成都公园城市街道更新项目提供人因决策支持的眼动追踪循证设计,结合《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以及“上班的路”“回家的路”等场景化功能使用,在设计策略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进行验证性实验设计。该实验设计结合规划设计实践,通过眼追踪和行为实验的方式在成都公园城市街道改造中进行探索。采用照片的形式,通过行为实验采集40位被试在具体街道步行、餐饮消费、游憩休闲等的选择偏好,以及他们对于街道环境的第一印象和分维度评价。与此同时,通过SMI Redn Professional桌面式眼动仪记录了被试在作相关选择或评价时的注视情况。*来源:陈筝

    2021-11-03 20:53

  • 第19届亚洲建筑师大会(ACA19)成功举办

    11月1日,第19届亚洲建筑师大会在奉贤区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以“共享˙更新”为主题,由亚洲建筑师协会、中国建筑学会和同济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市建筑学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和奉贤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亚洲建筑师协会副主席、我校原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是本次大会的召集人和主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程泰宁,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Sarah Whiting,如恩设计研究室联合创始人、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约翰·波特曼建筑设计评论教授胡如珊,印度知名建筑师、亚建协建筑奖金奖两度获得者Shirish Beri,印度尼西亚知名建筑师、201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印尼馆首席策展人Ary Indra,泰国著名艺术家、建筑师Boonsern Premthada,孟加拉新锐建筑师、社会活动家Khondaker Hashibul Kabir以及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学子近4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亚洲建筑和城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共商亚洲各国和地

    2021-11-02 21:42

  • “人民城市”理念下的严肃游戏化公共参与城市更新平台 在2021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上展出

    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双城理念,我院智慧社区分中心以新技术为依托,以方案设计为推动,以公众全过程参与为根本,提出“汇”参与、“汇”技术、“汇”发展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方案。时间:2021年10月30日-11月1日地点:上海世博展览馆团队在此次博览会上展示了其在金汇镇老镇区微更新改造中开发的公众参与游戏,该游戏模拟了需要改造的真实场景, 把要设计改造的区域简单明了地显示在屏幕上,让居民仅需动动手指,就能亲身参与对该区域的设计改造,并实时看到自己的想法呈现的效果。这提高了公众参与的趣味性,削弱了公众在参与过程中对专业语言理解上的不便。通过这种公众全过程参与的设计方式,设计师可以更加全面、便捷地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居民可以更主动、深入提出自己的见解,融入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城市设计改造的全周期,一起寻找问题、设定目标、推敲方案、评估决议。关注公众参与议题,利用新技术对公众参与线上化、严肃游戏化、民主设计话化,促进民众对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的参与度,以新技术与新模式探索落实“人民城市”理念。*来源:刘超

    2021-11-02 10:40

  • 第十八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暨 2021 UP(United Planning)学科发展论坛、2021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遴选”颁奖成功举行

    本届论坛由金经昌/董鉴泓城市规划教育基金、《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10月30日,第十八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暨2021UP学科发展论坛、2021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遴选”颁奖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也是2021年UP论坛系列活动之一,重点关注学科发展问题。同时,每年10月最后一个周末举办的本论坛也是联合国人居署Urban October 的活动之一。论坛以学术性、前瞻性、开放性为特色,关注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关注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学科的前沿理论和实践探索,关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幕式由我院副院长张尚武教授主持。我校党委副书记彭震伟教授、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张兵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主任Dr. Khan分别致欢迎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石楠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代表学会致辞,并主持“2021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遴选”颁奖仪式。七十余位获奖论文作者在线接受奖项荣誉和鼓励。*《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

    2021-11-01 22:01

  • “上海指数”、2021版《上海手册》重磅发布:“同济智慧”为世界城市日添彩

    10月31是世界城市日,以“应对气候变化 建设韧性城市”为主题的2021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暨首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开幕式在位于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举行。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出席并致辞。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发来贺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在线致辞,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麦慕娜·谢里夫通过视频致辞。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宣布发布“上海指数”综合指标体系框架和2021版《上海手册》。“上海指数”综合指标体系框架、2021版《上海手册》凝结了同济大学专家学者的专业智慧和重要贡献。当天,同济“城市传播”高端论坛在奉贤区开讲,共话“新城文化与软实力传播”。《上海手册》的诞生,与世界城市日一样,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国际社会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上海手册》由联合国人居署、国际展览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编。同济大学多个专家团队参与手册部分章节的编写和修改工作。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彭震伟教授作为首席专家负责全书的主题演绎和框架设计。彭震伟教授、陈晨副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诸大建教授、陈海云博士作为各团队领衔专家,与同济大学众多专家教授一起,分别承担“治理篇

    2021-11-01 21:49

  • <<
  • <
  • 9
  • 10
  • 11
  • 12
  • 13
  • >
  • >>

Copyright@202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4176号-2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