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上午,“一江一河”沿岸地区发展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暨第一次研讨会在苏州河畔的上海邮政博物馆举行。来自城市规划、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治理、建筑设计、风景园林、综合交通、旅游发展等领域的1 7名专家学者围绕“一江一河”功能品质提升,从目标、策略和管理实施层面进行了讨论交流。他们分别从精细管理支撑滨水空间可持续发展,多维度提升滨水公共空间品质;加快滨水腹地更新再生,高品质建设体现城市品格;开展历史人文资源的深度挖掘利用等角度充分提出建议和意见。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一江一河”办常务副主任张永刚出席会议并为专家颁发聘书。我院常青院士、伍江教授、章明教授被聘为首批专家。
常青院士认为,未来聚焦滨水腹地的改造,应采用与“城市再生”理念相契合、相匹配的管理实施路径。他提到,在滨水腹地城市空间上,应从概念和行动上多以“再生”而不是“更新”。由于从词语溯源角度来说,“再生”(regeneration)强调引导过程,而城市更新对应的英文是urban renewal,常包含对“旧城区”“城中村”实施大拆大建的含义,因此他建议接下来的政府工作中谨慎使用相应词语和措施。他以杨浦滨江为例,提出杨浦滨江未来应该注重培养景观带、遗产带、社区带和研发带之间的联系,并在腹地纵深方向整合成一个整体。
伍江教授认为,在目标层面,“一江一河”可以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世界标杆”,重点在依靠垂直江岸道路的发展,形成城市发展的“鱼骨状”渗透作用,从而建立“三生”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体制机制上建立各部门的协作,住建委应该将航运、水务部门也纳入协作范围,合力将黄浦江苏州河两岸的水质进一步提升,或是从景观设计、规划设计上将某些地段的硬质铺地改软,通过生物技术和植物技术去提升水的清澈度,真正做到“地绿水清”。章明教授从六个维度探讨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他认为,滨水公共空间再生涉及的相关要素日益广泛,要素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而目前各工种相对独立的工作模式在处理复杂要素间的环境问题时已初显“捉襟见肘”的态势。他提出“八合一”理念,即搭建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市政设计、水工设计、生态修复、智能设计和艺术设计协同合作的跨学科研究框架与实践平台,并在该理念下构建城市滨水空间再生体系的六个维度:系统化公共空间营造、历史文脉延续、基础设施复合、生态环境修复、场景节点构筑、公共艺术植入。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