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校外开放课题中期成果交流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12-27 浏览次数:10

为了促进学术交流,推动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运行,2024年12月21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校外开放课题(2023年度)中期成果交流论坛在同济大学文远楼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邀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共18位青年学者参与,分享校外开放课题学术成果,共同探讨所在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建成环境技术中心主任、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石邢教授做了论坛致辞。

论坛一: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场

上半场由我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副主任许晓青副教授主持。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李江副教授介绍了气候危机下夏热冬冷地区城市湿地公园健康感知研究;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李奕霖副教授分析了光热自适应新型幕墙系统开发及其调控机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陈非副研究员以天津市老旧小区为例,做了老年人社交活动与无障碍环境提升研究的分享;福建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曾献君副教授提出了基于ABM的高密度城区健康人居环境特征识别与空间导控研究;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翟宝昕讲师以上海市为例,探讨了职住地生活圈环境对家庭行为空间集聚特征的影响。

下半场由我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副主任、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叶宇副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巫溢涵讲师分享了城市街区风环境的影响要素识别与智能优化方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刘大龙副教授分析了城市复杂辐射场的健康效应;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胡鹏博助理研究员提出了室内CO2直接快速捕集机理研究;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李文婧讲师展示了风热环境耦合生形中的准静态自然通风减碳计算方法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赖文波副教授介绍了老旧城区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公平性研究。

论坛二: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专场

上半场由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我院刘超助理教授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张一飞副教授阐述了生物质能空间规划研究;福建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杨迪讲师以福州市为例,探讨了城市老旧社区更新与认同提升研究;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胡立辉副教授分享了基本文本挖掘的世界遗产地社区环境感知研究;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蒋文副教授分析了TOD站点周边建成环境影响机制及出行行为。

下半场由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我院孙澄宇副教授主持。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遆羽静设计师介绍了徐汇衡复风貌区更新行动计划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袁也讲师探索了基于数字孪生逻辑的城市人口底数映射与规划治理应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张愚副教授分享了基于虚拟视景评价的城市地标视廊挖掘与优化方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蒋希冀副教授以西安为例,提出了雅各布斯标准与机器学习在城市更新中的融合应用。

 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校外开放课题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的学术探索注入了新的动力。感谢各位课题负责人的精彩报告和研究成果分享,本次论坛不仅探讨了学术前沿的热点问题,也增进了实验室校外开放课题间的学术联系,推动了实验室在建成环境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


供稿:建成环境技术中心